软考,即软件考试,是中国针对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设立的专业资格考试,分为初级、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初级
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: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网络等。
考试科目:网络管理员、程序员、信息处理技术员等。
中级
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:在初级基础上增加软件开发、软件测试、项目管理等内容。
考试科目: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、软件设计师、软件评测师、网络工程师等。
高级
基础知识:包括计算机系统、信息系统、信息安全技术、软件工程等。
案例分析:考核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论文:要求考生撰写专业论文,展示对某一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和见解。
考试科目: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、系统分析师、系统架构设计师、网络规划设计师等。
考试形式
笔试:选择题、问答题、案例分析题、论文等。
考试时间:初级和中级考试通常分为上午基础知识考试和下午应用技术考试;高级考试分为上午综合知识考试和下午案例分析与论文考试。
考试频次
一年两次:初级和中级,通常在5月底和11月初。
一年一次:高级,通常在11月初。
考试要求
考生需要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、程序设计语言等。
掌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知识,能独立承担软件测试项目。
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础知识,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、法规。
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。
考试范围
包括计算机系统构成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、计算机网络、程序设计语言、标准化、信息安全、信息化、软件工程、软件开发方法、软件质量管理、软件过程管理、软件配置管理、软件开发风险等。
合格标准
通过考试的人员能够在掌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知识的基础上,运用相关管理办法、策略、技术,独立承担软件测试项目,并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。